陈金桥:小镇要因地施策 避免走入招商引资误区
| 招商动态 |2017-12-28
提到堵车、高房价和空气污染,城市居民的心里总会莫名地烦躁。远离都市又不丧失活力,触碰自然山水且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特色小镇便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催生的新的发展途径。新华网启动的“千家互联网小镇行动计划”更是综合了特色产业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进程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升级。
引入新产业 找准需求对接
对此,新华网亿连数据资产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认为,乡镇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为地方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服务的,也是“美丽乡村”战略的具体体现。而新华网的“互联网小镇”将特色小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引入新的产业和社会服务模式,也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和规律的。
特色小镇从发展聚集之初,便与当地的特色产业密切相关。陈金桥表示,新华网的“互联网小镇”迎合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与当地的人口构成和产业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新华网互联网小镇提供的“互联网+”解决方案,正是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手段,也成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推手。
评价互联网特色小镇能否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小镇的建成是否能找准当地的需求对接。陈金桥在采访中表示,主要的需求方一般是当地的乡镇政府,在缺乏宽阔视野和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社会各方主体针对不同小镇的不同产业提供不同的资源。像新华网成立的互联网小镇运营公司,就可以在整合各方资源上发挥较大作用。
结合区位资源优势 做到因地施策
对于如何将互联网特色小镇做到“特”?陈金桥认为,互联网特色小镇的运营方一定要对当地的建设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具体说来,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产业资源与区位,对于人口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特色的旅游文化;而对于中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聚集,也就不可能形成长久的效应。因此,陈金桥认为,特色小镇若要实现“特”,必须要依附于本土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当地的资源要素与产业积累密切相关,而不能够简单的把它单纯化为招商引资平台。
此外,政府较高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陈金桥认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包含安全保障能力、环境卫生维护能力等等,而这些要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改造。陈金桥主张要“建用并举”,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民众和当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从而提升互联网特色小镇整体的用户体验。
在建设过程中,陈金桥认为,一个高品质的平台运营公司,要具有能够帮助城镇发现和挖掘需求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整合各方资源,能够统筹协调软硬件能力的综合匹配,同时做好当地乡镇干部素质化的积累和辖区内的老百姓及一些服务企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否则,互联网特色小镇也就“特”不起来。
—END—
一键关注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